中國泰寧在線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
                    泰寧新聞網>頭版頭條> > 正文
                    喜迎二十大 | 泰寧:老舊小區“煥新顏” 改出居住“幸福感”
                    2022-10-10 17:35:35? ? 來源:泰寧縣委文明辦   編輯:楊陽   責任編輯:方玲 審核:肖劍光  

                    為進一步營造良好的城市環境,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,泰寧縣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為抓手,探索形成“533”工作機制,創新打造“以獎代補”和“創城+舊改”模式,開展城市微更新、微改造,逐步破解“三亂”難治理、設施難修繕、小區難管理的“三大難題”,著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老舊小區改造體系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多方參與共提升

                    一是從群眾中來的“好方案。由創城辦、社區及小區“五長”責任單位,采取入戶走訪、群眾座談等形式先后走訪30余個老舊小區,充分把握群眾舊改意愿, 重點梳理三分之二以上居民強烈要求的改造條目,全面了解舊改居民“急難愁盼”。制定多部門聯席會議制度,采取“整治+舊改+管理”三位一體的改造工作模式,即先行開展以拆違為主導的三亂整治;其次依托五長單位開展“以獎代補微改造”以及“創城舊改”;最后要求具備條件的小區成立業委會,推行自主管理,實現良性運作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▲召開群眾夜談會 把握群眾舊改意愿

                    改造前


                    改造后


                    二是試點推開的“好機制”。創新建立“片長+街長+區長+路長+河長”的“五長”責任新體系,明確全縣173個單位責任區,實行分區管理、分片包干,構建“橫向到邊、縱向到底、環環相扣”的“責任鏈”。同時,以影劇院小區和林業新村為試點,張家坊老氨廠小區和黛林小區為難點,青云小區和利達小區為亮點,采取“邊拆違、邊改造,群眾工作一起做”工作思路,由樓棟民主表決、菜單選擇、公開公示,積極鼓勵屋頂居民優先參與屋面改造,屋面改造方案由三分之二以上居民意愿選擇確定,反復優化設計出即符合市容管控又滿足居民需求的設計方案,形成“柔性拆違+群眾參與”的改造模式。在拆違治亂過程中,先后完成16個小區47棟屋面違建1.36萬平方米的拆除整治,拆除過程無違建戶抵觸過激事件發生,并成功吸納居民自籌資金69.5萬元參與屋面改造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多元投入共建設

                    一是政府籌措。統籌文明創城、住建舊改、民政服務等多方項目建設資金,對符合條件的小區、街巷,積極實施“以獎代補微改造”+“創城舊改”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▲縣老舊小區改造進行中

                    二是部門參與。積極發動各部門單位參與城市品質提升改造,2018年以來統籌公路養護中心、稅務局、農業銀行、郵政公司、建設銀行、明城文旅、供水管網、供電及管線等多部門單位,吸納項目資金6300余萬元。三是個人投入。按照“誰出資、誰受益、誰管理”和群眾自愿參與原則,制定“菜單式”舊改意見表,以個人承擔50%的標準,先后征求意見、啟動收費并組織實施,吸納居民自籌資金310萬元用于屋面、窗戶、陽臺、雜物間改造、電梯加裝等項目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多網覆蓋共治理

                    一是細化單位聯建網絡。在發揮“五長責任制”基礎上,進一步落實責任分工網絡,由主要領導負總責、副職領導分樓棟或街巷協調、工作人員分單元或房屋聯系,單位特派“社區聯建網格指導員”具體負責推進綜治、文明、防疫等各項聯動工作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▲召開小區業委會換屆選舉會議

                    二是發揮社區黨員作用。構建小區、街巷黨員活動中心,以“黨員+志愿者”帶動普通群眾模式,開展“服務鄰里、情暖泰寧”活動,共創文明小區、樓棟、家庭,打造基層“紅色鄰里”自我服務網格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三是形成共制共建機制。建立縣領導抓社區、“五長責任制”+“社區聯建網格指導員”、小區街巷“紅色鄰里”服務網格等多層次互動、服務全覆蓋模式,實現“政府+社區+黨員中心+群眾”上下聯動、共同治理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多頻激勵共推進

                    一是考核促動機制。將“五長”責任單位掛鉤小區的物業管理情況與年度精神文明考核直接掛鉤,對小區新成立業主委員會的責任單位予以考核加分,倒逼責任單位推動小區實行自主管理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▲召開小區自主管理聯席推進會

                    二是單位聯動機制。探索文明聯建模式,通過實行掛鉤小區與省級文明單位黨建工作聯做、精神文明聯創、服務難題聯解、家園環境聯建,助推資源共享、優勢互補、共同提升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▲召開小區業主管理推進會

                    三是表彰驅動機制。結合居民積分管理制度,創新建立“三聯三組三評”表彰模式,搭建社區居民“連心橋”。今年以來,投入19.32萬元對14個小區和10名優秀業主進行表彰,給予40個文明樓棟4萬元獎勵,并對管理優秀的小區,在以獎代補項目上予以傾斜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老舊小區改造,一頭連著城市發展,一頭連著民生福祉,舊改項目長效管理工作是保障居民生活環境持續向好的重要措施,下一步,我縣將持續做好改造設施使用和成果維護工作,認真梳理小區改造和宜居工作中出現的各類問題,不斷提升改造質量。



                    聯系我們|關于我們|設為首頁|收藏本站
                    主辦單位:中共泰寧縣委宣傳部   承辦單位:泰寧縣融媒體中心
                    版權所有:泰寧縣新聞中心 Copyright ? 2010-2016 zgtnzx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                    本站所刊登的非轉載的各種新聞﹑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,均為中國泰寧在線版權所有,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。
                    投稿信箱:zgtnzx@163.com | 舉報電話0598—7832300 | 網站備案號:閩ICP備11001552號
                    地址:福建省泰寧縣杉城鎮東洲路6號 | 郵編:354400 
                    | 您是第 1 位訪問者


                    把校花强奷到高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