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秋時節,泰寧縣的3.88萬畝春季雜交水稻種子進入成熟季,全縣各個雜交水稻制種基地陸續開鐮收割,處處呈現出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。 連日來,在泰寧縣下渠鎮渠口村雜交水稻制種示范基地,收割機在水稻制種田里來回穿梭忙碌,收割、脫粒、裝車一氣呵成。 雜交水稻制種屬于訂單農業,對農民的利益更有保障。近年來,下渠鎮依托渠口、大渠、大坑等村的塅面良田,把雜交水稻制種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一項特色產業來抓,打造雜交水稻制種集中連片示范區、產業帶,促進雜交水稻制種產業不斷發展壯大。 泰寧縣下渠鎮渠口村村干部 李一波:今年我村制種面積650畝,幾年下來,面積比較穩定,都在600畝以上,占總面積的1/3多,每畝與水稻相比,能增收1000多元。 泰寧縣是全國首個雜交水稻種子出口質量安全示范區,也是農業農村部認定的國家級制種大縣,常年制種面積穩定在3萬畝以上。 近年來,泰寧縣牢牢把握打好種業翻身仗、實施種業提升行動的歷史機遇,把雜交水稻制種產業作為推進農業現代化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,通過健全產業鏈條、提升基礎設施、優化政策扶持、引進龍頭企業等措施高位推動產業發展。2022年,全縣雜交水稻制種面積3.88萬畝,預計產量可達800萬公斤,面積和產量均居全省第二位。 |